新型纤维素纤维织物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陈慧1 王小殊1 张宝庆2 叶戬春3

(1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226002 2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200040 3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100742)

【摘要】

为了保证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品质,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积累,归纳整理出产品常见问题以及各工序需要优先注意的生产细节,提出改进预防措施。

【关键词】质量控制 新型纤维素纤维织物 分析改进

1 前言

当我们漫步在各大商场的服饰和家纺柜台,款式新颖的服装和色泽鲜艳的家纺产品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当你仔细看一下服装和家纺产品的纤维含量时你就能发现新型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他们以色泽鲜、光泽好、耐磨、不褪色、易清洗等众多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莱赛尔、莫代尔、Promodal及其混纺系列主导着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市场,但因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在纤维的生产中加入了特殊的胶黏剂,纤维较易受外力损伤,在坯布的整理工序中修补、洗油等痕迹会对布面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因此要生产出符合标准、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纤维素面料,与传统面料相比,更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的每一个细节,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疵点的产生。新型纤维素纤维坯布难以控制的疵点、产生工序及对布面的影响见下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些疵点均不可修复,作降等、报废处理,因此,我们需要逐工序的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下面,就如何控制新型纤维素纤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谈谈我们的体会。

表1

原 料

难以控制的疵点

产生工序

修复程度

对后道的影响

新型纤维素纤维

粗节、棉结

纺部

不可修复

降等

错纤维

所有工序

不可修复

批次报废

异性纤维飞入

纺部

不可修复

批次报废

一 根据原料特性,合理配棉

由于新型原料的特性—吸色性能与纯棉产品有明显的差异,在原料抽调时要考虑合理的抽调比例和抽调周期,减小每次抽调的比例。

1.1 单次抽调比例不能超过10%,超过20%必须换批号,即使是20%以内的抽调,两次抽调之间的间隔时间也不能太短。

1.2 根据开台的多少,间隔周期一般在10天以上,最好一个月换一次批号,以避免后道产品产生色差降等。

二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原纱棉结

新型纤维素纤维由于自身的特性,与纯棉等其他纤维相比,可纺性能差,易产生棉结和短粗等纱疵,棉结除部分是纤维扭结形成的死棉结,更多的是由短绒产生的细小的绒竹节,这些小绒竹节对布面影响很大,难以修复,即使修整后布面也易留下修整痕迹,是产生坯布降等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开纺新型原料时,根据不同的机型和配置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

2.1 在梳理过程中容易断裂,前紡工艺宜采用较柔和的打击,减少打击点,降低打手速度,选用齿密较稀的针布,较大的梳理隔距,较小的牵伸力,尽量减少纤维损伤。

2.2 根据气候变化,必要时可添加抗静电剂和加湿来改善可纺性能。

2.3 粗纱捻度应偏小掌握,后区采用大隔距,小牵伸,锭速最好控制在1000rpm以内。

2.4 细纱总牵伸不宜太大,后区牵伸偏小掌握,钢丝圈线速度最好控制在36m/s以内,对毛羽和细节影响较大。

三 原纱结头控制

新型纤维素纤维原纱的结头质量好坏是后道布面质量控制的一个难点,新型纤维素纤维纱线气捻结打结时解捻、加捻均较棉纤维困难,打结易产生脱结和大结头现象。脱结会影响后道整经浆纱的生产效率,织造时经向断头增加,客观上也增加了横档的产生;结头过大会造成布面疵点超标。所以在络筒时要定期抽查结头质量和强力,保证结头质量和强力在标准范围内。我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气捻结接头质量检查是这样规定的:

3.1 样本数量

每批按5%的比例抽取各车间的在机品种,每个品种抽取20个锭子的接头进行考核。

3.2 检查项目

3.2.1 接头强力>原纱强力的80%。

3.2.2 接头外观质量合格率>85%

3.3 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依据

3.3.1 捻接头的外观表面光滑,不脱结,接头粗度<原纱直径的1.2倍为合格。

3.3.2 接头毛糙:接头部位毛羽超出原纱毛羽长度造成毛羽增多为不合格。

3.3.3 翘头:接头一端或两端翘起,翘起的长度超过2毫米的为不合格。

3.3.4 细节:接头一端或两端纱线比原纱细1/2为不合格。

3.3.5 未破捻:接头处纱线未破捻为不合格。

3.3.6 弱捻:加捻腔压力过小两纱端回旋加捻不够,捻接头松为不合格。

3.3.7 结带回丝:对纱尾的退捻、开松不充分或剪刀钝造成为不合格。

四 纺部运转质量管理

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吸色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批号都会有明显差异,而各种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外观相近,在各道生产中同一原料的不同批号、甚至不同品种的原料混入不易被发现,这种差异只有在最后染色加工才会暴露,即使经向一根错纱或异性纤维的飞入会对成品产生灾难性的损失,造成成品批量报废,所以在纺部开纺新型纤维素原料时,需要做好纺部运转质量管理。

4.1 各工序首先要做好员工的质量培训和质量教育。

4.2 设备、容器、粗纱管、细纱管、半制品、回花筒要标识清晰,关键的工序要专人负责,如回花的使用等。

4.3 相邻机台纺制不同原料纱线必要时要分隔,保证异纤不相互飞入。

4.4 络筒时同一机台尽量做一个品种,同一机台需安排不同原料品种时,纱支支数要选择差异比较大的品种。

4.5 品种结底时做好整个生产流程检查,防止不同批号的纱管流入后道,避免损失。

五 整经工序的质量把关

整经工序一要按标识规定进行套筒,如出现与标识不相符的筒脚时坚决不用。二是不同批号的新型纤维素纤维不得混批使用。三是整经过程中发现整经轴有异常色差时要关车检查,对异常筒子要检测后才可使用,如发现其他纤维混入时必须在该经轴上做标记便于在后道浆纱时处理。关注原纱结头质量,及时与前道联系及时改进。

六 浆纱工序的质量控制

一是要研究制定新型纤维素纤维的上浆工艺,既要满足后道织造需求,保证织造效率,杜绝开口时纤维摩擦产生的棉球,又要保持新型纤维素纤维的绿色环保概念,使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浆料,尽量使用无PVA浆料配方。二是对前道标识的错支及时处理。

七 布机车间运转质量管理

一是布机上机时每一台的品种标识牌要正确和清晰。二是经向结头纱要专人管理,做到单台使用,相邻机台不得混用。纬纱筒脚标识要正确,发现异常筒子及时停止使用并反馈。

八 整理工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下机坯布质量对坯布进行分类、分等;对影响后道印染质量的拖纱、断疵、杂物等疵点进行修整,为避免印染色差,不允许织补、修刮和洗油。

九 建议

9.1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棉结影响后道布面质量,建议在以后标准的制修订中,加强棉结的考核指标。

9.2 针对新型纤维素纤维性能和吸色上的特殊性,在纤维混入时难以在坯检过程中区分,只在后道染色后才暴露,所以在与后道的交接验收过程中根据成品布面疵点的情况判断确认责任方。

结束语 新型纤维素纤维在纤维性能和吸色上的特殊性,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将可能的疵点消灭在各道生产过程中,整理工序只能尽量少的动手修复,以保证成品质量稳步提高。

相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