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摩擦色牢度实验流程
在纺织品色牢度质量检测中,耐摩擦色牢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可用于鉴别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染色牢度。前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1,2],但其深度和广度不够,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对日常检测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关耐摩擦色牢度不同检测标准[3 7],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国家检测方法的比较,为出口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及避免贸易摩擦。
一、原理
耐摩擦色牢度是依照织物长期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相互间或者是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后衡量其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一块白色摩擦布放在待测试样上往复摩擦,使其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此种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的比较来评定色牢度等级。
二、测试方法的主要区别
1、实验仪器与性能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采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平面)(见图1所示),摩擦头直径(16±0·1) mm,压力(9±0·2) N,往复动程(104±3) mm,摩擦次数10。
AATCC8—2007采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平面)(见图2所示),摩擦头直径(16±0·9) mm,压力(9±0·9) N,往复动程(104±3) mm,摩擦次数10。
JIS L 0849:2004采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平面)(见图3所示),摩擦头直径(16±0·9) mm,压力(9±0·9) N,往复动程100 mm,摩擦次数100。
KS K 0650:2006采用Crock meter(平面)(见图4所示),摩擦头直径(16±0·1) mm,压力(9±0·2) N,往复动程100 mm,摩擦次数10。
2、试验材料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GB/T 7568·2规定,大小(50±2×50±2) mm,摩擦布的含水率95%~100%,GB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1~5级共9个等级。
AATCC 8—2007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AATCC 8·13·4·1的规定,大小5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65%,评定用沾色灰卡或9档沾色彩卡,1~5级共9个等级。
JIS L 0849:2004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JIS L 0805·3的规定,大小6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100%,评定用JIS L 0805沾色灰卡,1~5级共9个等级。
KS K 0650:2006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KS K 0905·6的规定,大小5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100%,评定用KS K 0910污染用标准灰色标,1~5级共9个等级。
3、取样方法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的取样方法: 50 mm×130 mm,长度方向与直向平行。
AATCC 8—2007的取样方法: 50 mm×130 mm,长度方向与直横向成45°倾斜。
JIS L 0849:2004的取样方法: 220 mm×30 mm,长度方向与直向平行。
KS K 0650:2006的取样方法: 200 mm×100 mm,长度方向与直横向成45°倾斜。
三、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1、测试结果
按照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要求,选取10块纺织品试样,在同等条件下,由同一检测人员采用上述4种方法分别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2、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试样1的湿摩擦由于沾色非常严重,而试样4湿摩擦沾色没有变化,所以评判结果是一致的,其他试样的湿摩擦和干摩擦测试结果各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总之,各标准由于试验方法及灰卡的不同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1)从沾色程度看,JISL沾色最重,与其摩擦次数和摩擦方式有关;GB和AATCC相比,直接目测时沾色程度是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灰卡级别存在差异,所以导致评判结果不一样;从KS的沾色程度看,直接目测结果就有差异,这是由于KS所用的白棉布密度和纱支与GB和AATCC标准不同,该白棉布密度小,纱支大。
2)对于直接目测沾色程度相同的白棉布用各自的灰卡进行评级。虽然JIS灰卡与AATCC灰卡色调不同,但对同一沾色程度的白布评级时,JIS比AATCC稍严,即评判等级低一些;同时,AATCC灰卡要比GB和KS灰卡严近半级。
四、误差分析
1)由于AATCC摩擦色牢度仪器是手压摇动摩擦,其速度和摇动的起始位置偏差都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2)在标准光源箱内对沾色白布进行评级,不同的人员其目光有差异,建议在评级时至少要有两人以上进行目光比对。
3)评级人员长时间在光源箱下工作会使眼睛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判定的准确性。
五、结论
从上述数据分析看,10种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对于相同织物来说JIS方法沾色最重,其次是AATCC和KS,GB方法沾色最轻。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1)不同的标准所使用的摩擦白棉布在纱支和密度方面有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影响摩擦色牢度的沾色结果。
2)不同标准使用的沾色灰卡也不相同,用不同的灰卡评定同等沾色程度的白布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3)不同标准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摩擦方式和摩擦次数不同,也导致沾色程度和等级不同。
一、原理
耐摩擦色牢度是依照织物长期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相互间或者是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后衡量其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一块白色摩擦布放在待测试样上往复摩擦,使其颜色转移到白色摩擦布上,此种情况可通过和沾色灰卡的比较来评定色牢度等级。
二、测试方法的主要区别
1、实验仪器与性能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采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平面)(见图1所示),摩擦头直径(16±0·1) mm,压力(9±0·2) N,往复动程(104±3) mm,摩擦次数10。
AATCC8—2007采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平面)(见图2所示),摩擦头直径(16±0·9) mm,压力(9±0·9) N,往复动程(104±3) mm,摩擦次数10。
JIS L 0849:2004采用AATCC耐摩擦色牢度仪(平面)(见图3所示),摩擦头直径(16±0·9) mm,压力(9±0·9) N,往复动程100 mm,摩擦次数100。
KS K 0650:2006采用Crock meter(平面)(见图4所示),摩擦头直径(16±0·1) mm,压力(9±0·2) N,往复动程100 mm,摩擦次数10。
2、试验材料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GB/T 7568·2规定,大小(50±2×50±2) mm,摩擦布的含水率95%~100%,GB251—2008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1~5级共9个等级。
AATCC 8—2007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AATCC 8·13·4·1的规定,大小5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65%,评定用沾色灰卡或9档沾色彩卡,1~5级共9个等级。
JIS L 0849:2004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JIS L 0805·3的规定,大小6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100%,评定用JIS L 0805沾色灰卡,1~5级共9个等级。
KS K 0650:2006选用摩擦用白棉布,符合KS K 0905·6的规定,大小50 mm正方,湿摩擦布的含水率100%,评定用KS K 0910污染用标准灰色标,1~5级共9个等级。
3、取样方法
GB/T3920—2008(修改采用ISO105X16:2001)的取样方法: 50 mm×130 mm,长度方向与直向平行。
AATCC 8—2007的取样方法: 50 mm×130 mm,长度方向与直横向成45°倾斜。
JIS L 0849:2004的取样方法: 220 mm×30 mm,长度方向与直向平行。
KS K 0650:2006的取样方法: 200 mm×100 mm,长度方向与直横向成45°倾斜。
三、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1、测试结果
按照不同测试方法的具体要求,选取10块纺织品试样,在同等条件下,由同一检测人员采用上述4种方法分别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
2、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试样1的湿摩擦由于沾色非常严重,而试样4湿摩擦沾色没有变化,所以评判结果是一致的,其他试样的湿摩擦和干摩擦测试结果各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总之,各标准由于试验方法及灰卡的不同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1)从沾色程度看,JISL沾色最重,与其摩擦次数和摩擦方式有关;GB和AATCC相比,直接目测时沾色程度是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灰卡级别存在差异,所以导致评判结果不一样;从KS的沾色程度看,直接目测结果就有差异,这是由于KS所用的白棉布密度和纱支与GB和AATCC标准不同,该白棉布密度小,纱支大。
2)对于直接目测沾色程度相同的白棉布用各自的灰卡进行评级。虽然JIS灰卡与AATCC灰卡色调不同,但对同一沾色程度的白布评级时,JIS比AATCC稍严,即评判等级低一些;同时,AATCC灰卡要比GB和KS灰卡严近半级。
四、误差分析
1)由于AATCC摩擦色牢度仪器是手压摇动摩擦,其速度和摇动的起始位置偏差都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2)在标准光源箱内对沾色白布进行评级,不同的人员其目光有差异,建议在评级时至少要有两人以上进行目光比对。
3)评级人员长时间在光源箱下工作会使眼睛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判定的准确性。
五、结论
从上述数据分析看,10种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对于相同织物来说JIS方法沾色最重,其次是AATCC和KS,GB方法沾色最轻。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1)不同的标准所使用的摩擦白棉布在纱支和密度方面有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会影响摩擦色牢度的沾色结果。
2)不同标准使用的沾色灰卡也不相同,用不同的灰卡评定同等沾色程度的白布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3)不同标准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摩擦方式和摩擦次数不同,也导致沾色程度和等级不同。
上一篇:
织物摩擦色牢度沾色成因浅析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