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319-2001_纺织品_红外蓄热保暖性的试验方法


GB/T 18319- 2001



前言


物体在红外线照射下有吸收热辐射提高温度的能力, 采用特种化学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或普通纺织品经特种整理后具有更高的吸收红外热辐射提高保暖能力的性能。

国际上对纺织品红外蓄热保暖的测试研究了多种方法, 如透射率法、 辐照升温法、 灰度系数法等。 实际有效作用的红外线波长在0.8 μm- 10 μm 之内, 按物理学概念不属远红外波段, 本标准不采用“远红外” 这个术语。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纺织工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穆、 董侠、 孙润军。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纺 织 品 红 外 蓄 热 保 暖 性 的 试 验 方 法

G 1 3 /T 1 8 3 1 9 -2 0 0 1

Texti les- T esting method for

ther mal retention with accumulated by infrared ra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红外辐射计测定纺织品红外反射率和红外透射率、 计算红外吸收率, 以及用点温度计测定辐照升温速率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 1986 纺织品的调湿和 试验 用标准大气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红 外 辐 射 infrare d ray

红外辐射专指波长0.8μm- 10μm的电磁辐射。

3. 2 红外反射率ar(%) percentage o f reflectio n infrared ray

平面织物对人射的红外线在织物平面人射半球方向上反射出的能量占人射能量的百分数。反射方向输出的能量包括经表层透射人织物后在各层纤维表面上反射出来的能量。

3. 3 红外透射率at(%) percentage of transmiss ion in frared ray

平面织物对人射的红外线在织物平面透射半球方向上射出的能量占人射能量的百分数。透射方向输出的能量包括经织物中各层纤维折射和散射在射出半球方向的所有能虽。

3.4 红外吸收率aa(%) percentage of abso rbance infrared ray

平面织物对人射红外线吸收能量占人射能量的百分数。

4:原理

织物红外蓄热保暖性能主要从两方面测试及评价:红外吸收率、 红外辐照升温速率。 采用以 辐射红外波段为主的 辐射器及吸收波长主要在0. 8μm- 10μm。波段的红外辐射检测传感器, 分别测试同一试样在规定标准辐射强度条件下反射半球方向的总能量和透射半球方向的总能量。 计算织物吸收的总能量, 从而求出红外吸收率。红外辐射源以规定辐照强度辐照被测织物, 在织物前表面用点温度测试传感器或其他方式检测开始辐照后第2 秒至第 9秒间温度的升高幅度, 并计算升温速率。


5:仪器和工具


5.1红外吸收率测试装置

5. 1. 1 电红外辐射源:主波长2. 4 μm, 保证试样表面辐照强度 650 W/m2

5. 1.2样品架:透射率测试窗开口面积60 mm X 60 mm, 反射率测试架 ∮118 mm,

5. 1. 3 红外辐射强度计:检测波长0. 8 μm- 10 μm, 量程不小于1 kW/m 2 , 示值误差不大于1 W/m 2,

5.2红外辐照升温速率检测装置

5.2. 1电红外辐射源:主波长2.4 μm, 保证试样表面辐照强度 650 W/m'

5.2. 2 样品架。

5.2. 3 点状温度传感器:平均直径不大于 0. 7 mm, 有金属箔防红外辐射的屏蔽, 测试范围至少0℃一100℃, 使用档200℃- 500℃, 示值误差不大于0. 01℃, 响应时间不大于1s(或其他 测温 装置)。

5.2.4其他:记时误差不大于2 ms 的温度检测放大器: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输出装置或其他采集显示装置。

所有部件安装在平稳的架座上, 相关尺寸见附录A a

6:调湿与试验用大气条件

样品预调湿, 调湿和试验用环境条件按GB 6529 中规定的二级标准环境条件进行, 环境风速。5 m/s- 0. 7 m/s,室内无明显热辐射源。

7:样品

7.1按纺织产品标准或按有关方面达成的协议抽取样品。

7.2每份样品至少 3块试样, 每块不小于 20 cm X 60 cm。若需加测织物反面受辐照结果, 试样尺寸加倍 。

7.3每块实验室试样剪成 3块测试试样, 两块 80 mm X 80 mm, 一块 ∮130 mm, 分别测试透射率、 反射率、 辐照升温速率。

8 试验程序

一般条件下, 只测织物正面受辐照的结果, 有需要时增加对织物反面受辐照的测试, 则按相同程序及方法, 用未受辐照试样对织物反面进行测试。

8.1红外吸收率的测试

8. 1.1接通电源, 调节样品架与红外辐射源的距离, 检查并校准样品架前表面红外辐照强度、 红外辐射强度计至样品架中心的距离及角度, 切断电源。

8. 1. 2 将调湿后的试样在平面向前平整张铺在样品架的, 将样品架置于装置中样品安装位置。

8. 1. 3 接通电源后 8 s士2s 间分别测试透射红外辐射强度 z、 及反射法向偏 25。 处辐射强度 11 .2 5 u

8. 1.4重复 8. 1.1 至8.1.2步骤测另二块试样。

8. 2 红外辐照升温速率的测试

8. 2. 1 接通电源, 调节样品架至红外辐射源的距离, 检查并校准试样架前表面处红外辐照强度。

8. 2.2将调湿后的试样正面向前夹在样品架中, 置于测试装置中样品架位置。校正测温传感器位置。

8. 2.3开启辐照电源并同时计时, 分别读取 2 s 和 9s 的温度值。

8. 2. 4重复 8. 2. 1 至 8. 2. 3 步骤测试另二块试样 。

9计算

9. 1 红外吸收率的计算

9. 1.1红外透射率的计算

按式( (1)计算每块试样的红外线射率,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9. 1.2红外反射率的计算


9. 1. 3 红外吸收率的计算



9.2红外辐照升温速率的计算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强调试验按本标准进行。其具体内容应包括:

a) 样品来源、 名称、 编号、 规格;

b) 红外吸收率:附红外反射率和红外透射率, 如需要注明正面或反面的结果; 。

c) 红外辐照升温速率, 如需要注明正面或反面的结果;

d) 试样数量;

e) 测试仪器型号;

f) 试验 日 期;

9)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都应注明。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侧试装I t 的甚本参数

A 1 红外透射率侧试装置

Al. 1 红外透射率测试用样品架 红外透射率测试用样品架材料用厚0. 8 mm镀锌铁板或厚 1 mm铝板制成, 双层夹持试样。 穿透对应窗口尺寸60 mm X 60 mm。铁板或铝板应平整, 外尺寸应大于120 mm X 120 mm,

A1. 2 红外透射率测试装置各组件的相对位置见图A l


A2 红外反射率侧试装2

A2. 1 红外反射率测试样品架 红外反射率测试用样品架材料用超 mm镀锌铁丝及厚度0. 5 mm 的弹簧钢板条制成, 弹簧钢板条宽 6^-10 mm,焊成 $118 mm 的圆圈, 镀锌铁丝圈接成0120 mm 的圆圈, 可以套在弹簧钢板圈外并能夹紧织物试样, 镀锌铁丝圈有支架或一吊架。试样可平整夹人两圈之间, 正面向前。

A2. 2 红外反射率测试装置各组件的相对位置见图A 2。样品左、 右、 后方及上方应有不小于 1. 5 m 的空间 , 下方应有不小 于 l m 的空间 。



A 3红外辐照升温速率测试装置

A3. 1 采用Al . 1的 样品 架。

A 3.2红外辐照升温速率测试装置各组件的位置见图A 3,试样的左 、 右 、 后 方、 上方应有不少于 1. 5 m 的空间 , 下方应有不少于 l m 的空间。


相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