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正确选择实验室标准物质,看过来!
标准物质的定义
标准物质选择
标准物质的选择有一套规范流程,需从标准物质的有效性、溯源性、不确定度、供应量和相关费用等多方面考虑。
有效性:标准物质的有效性与其稳定性相关,稳定性高的则有效性长,反之则有效性短。有效性是贮存过程中,标准物质可否继续使用的重要因素,实际工作时,需注意监测。
溯源性:溯源性是联系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重要参数。很多分析结果通过标准物质溯源。在标准物质选择过程中,需注意该标准物质能否证明其对国家标准的溯源性。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决定于被测物质测量值间的分散度,购买的标准物质应明确注明其不确定度。通常不确定度越小越好,但同时应结合检测实际需要,实际成本,供应状况,以及标准物质的理化特性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一般而言,不确定度越小的标准物质适用范围较窄。当然,不应选用标准物质不确定度超出测量程序允许水平的。同时,为消除基体效应与干扰成分引起的系统误差,所选用的标准物质的基体应与处理材料尽量接近。
供应量:具有包装含量也是购买标准物质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通常标准物质一旦拆封,需尽快使用,不可重新保存。而对于瓶装气体类的标准物质,应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略有剩余,以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上一篇:
标准物质的分类、分级与编号
下一篇:
NIST新参考物质SRM 3655帮助制造商更好地评估生物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