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印染技术——三缬
《韵会》: "缬,系也,谓系缯染成文也。"
缬
技艺
古称部分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灯织物为缬,分为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一种镂空版印花)、三大类型。
绞缬和蜡缬在今日中国的西南地区仍较盛行,夹缬于唐代盛极一时,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之后渐衰,至明清便如凤毛麟角,渐不为人所知。
绞缬
绞缬,即现扎染技艺。古代又称“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
-扎染布艺-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染花型捆法图解-
(图片来源:好看视频)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近代以来,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等,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族扎染又称疙瘩花,2006年,大理白族扎染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称为“民族扎染之乡”的周城在鼎盛时期,村里“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
>>>自贡白族扎染技艺<<<
-自贡扎染布-
(图片来源:网络图库)
四川的自贡扎染是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四川省的地方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自贡扎染皮革)
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缎、皮革、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蜡缬
蜡缬又称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蜡染布艺-
(图片来源:贵州热点网)
夹缬制板复杂,产品变化不灵活。绞缬虽然操作简单,别有韵味,但难以印制精确复杂的花纹。蜡缬则是在这两者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兼有两者优点,因而在古代广泛应用。
>>>苗族蜡染技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苗族习俗,所有的女性都有义务传承蜡染技艺,每位母亲都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传承。在此状况下,这些苗族聚居区形成了以蜡染艺术为主导的衣饰装束、婚姻节日礼俗、社交方式、丧葬风习等习俗文化。
苗族蜡染在图案题材卜独具特色,并将内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体。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分为蝴蝶纹、鱼鸟纹、龙纹、漩涡纹、花草植物纹、锣鼓纹、星辰山川纹七大类。
>>>黄平蜡染技艺<<<
黄平蜡染是黄平革家妇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自制和必需的一种民族民间艺术产品。
-革家蜡染布艺-
(图片源自网络)
革家蜡染历史悠久,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传统蜡染艺术之一。革家蜡染作品在色彩表现上只是蓝白两色或黑白两色,蓝、黑为底色,花纹图案为白色。作品要求其图案线条洁白无瑕,无鬓纹和断痕,黑白分明,干净利索,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蜡染作品的重要特征。
革家蜡染构图独特,图案具有极强的寓意性和哲理性。革家蜡染主要以太阳为构图中心点,革家认为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物体都在围绕太阳转。为此革家妇女们对蜡染作品图案的创作大都是以太阳为中心,充分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和艺术美感,完整地体现了革家人爱美、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夹缬
是一种镂空型版双面防染印花技术。将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
-夹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蓝夹缬技艺<<<
蓝夹缬技艺,浙江省温州市的地方传统印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Knives Out
“一块白布夹入花版中,在装满靛青染缸里几经浸泡、氧化,出缸后白布上印有花鸟虫兽等吉祥纹样,成品被称为蓝夹缬,而这种技艺被称为蓝夹缬技艺。”——《探秘古老的蓝夹缬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