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的潮流指引--生物基纤维
“没有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技术进步将非常困难。”
“我国化纤行业在2001年~2011年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两个要素:一是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造就了化纤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二是技术进步给予行业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国从化纤大国向化纤强国迈进,离不开技术的提升,也需要化纤行业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行业只有引领发展,才能真正称为强大。”
以“生物资源,产业机遇”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6月20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届时,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生物基纤维材料与汉麻产业发展论坛”将同期举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前往昆明之前,接受了本报的专访。针对本届年会以及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产业等相关问题,端小平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利用学会平台
借助更多研发力量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年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论坛的同期举办有什么背景和意义呢?端小平说,在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中,“研发”是协会与学会工作的结合点。而随着发展,研发工作在化纤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发挥学会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化纤行业工作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基本以规模增长为主,以学习和模仿为主。随着我国化纤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纤产业格局调整,行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端小平说,我国成为世界化纤第一大国后,已经没有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国外企业即使有能力研发,也会限于市场规模的窄小而缺乏积极性,化纤技术发展的重任已经肩负在了我国化纤行业的身上。
而在模仿和学习阶段,国内对化纤的基础性研究不足,已经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短板。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上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化纤教材明显落后于现今化纤行业的发展。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端小平表示,没有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技术进步将非常困难。化纤协会与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委会的工作逐步确立了以基础研究、科技研发为先导,引领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为夯实理论与学术基础,推动纤维原创技术的发展,今年学会化纤专委会组织了优秀论文的征集与评选,征文活动在业内引起较大的反响,共收到论文120余篇。征文的奖励与表彰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浙江恒逸集团共同设立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提供支持,以鼓励行业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深化基础研究水平。
端小平说,除了化纤基础理论研究外,前沿技术的研究也是目前的工作重点。生物基纤维是今后化纤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唯一不落后于国外的新纤维品种,而且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会学术年会和生物基纤维材料与汉麻产业发展论坛的同期举办,正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原料的研发及产业化作为重要工作,引领我国化纤工业新时代的发展。
重视技术投入
带来前10年的快速发展
端小平指出,我国化纤行业在2001年~2011年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两个要素:一是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造就了化纤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二是技术进步给予行业持续的发展动力。
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繁荣有目共睹。我国化纤行业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国产化技术装备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提高。端小平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国产聚酯单线产能从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飞跃,带来了国内化纤产能的巨大提升;二是恒逸、荣盛、桐昆、盛虹、恒力等化纤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带来的后发优势,成为了行业的龙头企业。
以恒逸集团为例。恒逸集团拥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先后在大容量熔体直纺聚酯、PTA、己内酰胺的国产化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行业技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恒逸集团作为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品尝了自身倚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带来的硕果,同时不断受益于全行业的技术进步,因而对行业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升级格外关注。恒逸出资联合创立“奖励基金”也显得顺理成章。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工作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端小平说,化纤行业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之前更多依靠规模与产量,要转变为更多依靠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技术提升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另外,端小平强调,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是企业受益于行业繁荣。尤其对于龙头企业来说,行业技术进步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因此,推动行业基础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龙头企业也将受益无穷。恒逸集团出资联合创立“奖励基金”,是具有使命感的战略行为和系统工程,体现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和社会责任,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未来行业做强
生物基纤维突破被寄予厚望
端小平说,我国从化纤大国向化纤强国迈进,离不开技术的提升,也需要化纤行业在某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行业只有引领发展,才能真正称为强大。
而综观化纤领域,国外许多企业已经放弃了传统纤维的生产,我国高新技术纤维落后于人,处于学习探索阶段,而只有生物基纤维是与国外共同处于起步阶段,在海藻纤维等品种上,我国的技术水平甚至超越国外。
大力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的意义不只是实现化纤强国的途径,端小平认为,它的意义更在于:一是该技术的成果可以代替石油,从国家战略和安全考虑,可作为储备技术;二是生物基纤维及原料具有可再生和生物降解等特性,对环境友好,符合当下及未来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三是该种类纤维具有超越常规纤维的性能,例如生物基PTT纤维综合了锦纶的柔软性、腈纶的蓬松性、涤纶的抗污性及接近氨纶的弹性恢复能力,将各种化纤的优良性能集于一身,是当前国际市场最新开发的热门高分子材料之一,海藻纤维的天然抗菌性能适合于医用纺织品等。
目前,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正在联合推动“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专项实施方案”。记者了解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08年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开始组织“生物基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申报工作(现改为“生物基材料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专项实施方案”是这个项目下的分支项目。
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均把发展生物产业作为走出困境、争夺高新技术制高点、重新走向繁荣的国家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化纤生产强国一方面受石油短缺、环境问题影响,逐渐退出常规化纤生产,另一方面重新定义纤维材料不仅是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而且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和工程材料。他们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纤维产业转向利润更高、受资源或环境影响更小的高性能化学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端小平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把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作为重要专项内容,我国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认真落实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