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

词语

  词目:衣物
  拼音:yī wù
  基本解释
  [clothing and other articles of daily use] 指衣服和器物
  搜索衣物。——《广东军务记》
  详细解释
  衣服与日用器物。
  《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飨卫士于 南宫 ,皇太后因过按行阅视旧时衣物。惟王孝友之德。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 谢康乐 也。”杨朔 《潼关之夜》:“一天早晨,她同丈夫背着一点应用的衣物,带着点钱,离开家庭。”
  衣物(亦称为服装、衣服、衣着)是服装和服饰的代名词。指衣服与日用器物。最广义的定义,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括了手部(手套)、脚部(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和装饰物。

起源

  

1、“身体保护说”

  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由爬行进化为直立的那一瞬间,因为那时,对于男性来说,其生殖器官由原先位于身体的末端而“移”到了身体的中央,由原先位于下身的隐蔽位置而“移”到了显著的位置,这样在狩猎等剧烈活动中就容易受伤,且极为不便,因而需要将此部位包裹起来。有可能在这种包裹中感到了某种便利,于是这种包裹便扩展至全身。
  

2、“避寒暑”

  《释名·释衣服》称:“衣,依也,人所以避寒暑也。”美国服装史论专家玛里琳·霍恩也认为:“最早的衣物也许是从抵御严寒的需要中发展而来的。”这种推想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原始居民面临着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等一系列情况,在战胜自然的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本能的适应自然的能力就显得突出一些,欧洲的先民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为了对付冰河期的寒冷而安身洞穴,生火取暖,并开始使用毛皮衣物。
  

3、“图腾”

  原始人的生产力在伟大的自然力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以至于他们试图借助于一种神奇的外界力量来对付自然。尤其是当时的人们还不能正确地区分醒时的感觉和梦中的幻觉,不能把精神同肉体分离开来而作为一种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灵魂。原始居民为了保护善的灵魂并使恶的灵魂不能近身,就把诸如贝壳、石头、羽毛、兽齿、叶子、果实等戴在身上,并相信,这些护身符具有肉眼看不见的超自然的力量。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得到保护。
  

4、“标记”

  也有的人认为服装起源的动机是用以标识。在原始社会后期,可能有人由于勇敢的品质和强悍的体魄而在部落的围猎活动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于是假想在享用完野兽的美味后,可能将兽骨、兽齿做成项链,又可能将兽皮充当衣物授予此人,作为对他的表彰。
  

5、“遮羞”

  人类进步以后,开始有了羞耻的概念,由最初的树叶遮体发展到衣物遮体。
  

6、“炫耀”

  进入初步文明时代,物质得到了丰富,衣物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衣物的材料、颜色开始有了等级的分别。富人着丽服是一种炫耀。

词语出处

  《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飨卫士于 南宫 ,皇太后因过按行阅视旧时衣物。惟王孝友之德。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箧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咸称 谢康乐 也。”
  几乎所有的人类都有穿着衣物的文化。人类穿戴衣物除了有功能性的理由外,也有社会性的理由。衣物能够保护脆弱的人体免于天气与环境的伤害,而同时服装中的每个对象也带有某种文化与社会意义。

中国衣服的常用名称

  

蔽膝

  远古时用以遮体两片兽皮,原先是随意的掩蔽着身体的前后,后来人们把这蔽前与蔽后的两片用骨针缝合起来,对人体下肢进行围裹,这样就形成了下裳。
  冕服。是周代的礼仪服装,由冕冠、玄衣、獯裳组成。
  

深衣

  与上衣下裳的二段式相对,是衣裳相连,即上下连体的一段式服装。有关深衣的形制,既有先秦古籍中的记载,也有流传至今的雕像与绘画为证,出土于墓葬的实物也较多。至战国时期深衣的形制进一步完善。可据其大襟下摆形式的差异分为曲裾大襟深衣和直裾深衣。至秦汉期间的女装仍承古仪,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等史料看,此时仍以深衣为尚。
  

  袍与深衣有着裙带关系。从上衣下裳到深衣的上下连衣裳,再到袍的上下不分衣裳,一步步由上下分离的二段式服装向上下连体的一段式服装演进。汉时有女袍,并可作外衣。既然不用罩衣了,便在领、袖、襟、裾等部位缀以花边、重彩、绣纹,并升格为礼服。
  衫。其形制与袍类似,不过无夹里,是一种单衣。汉代的衫也在夏季贴身穿,传说汉高祖刘邦常常汗透衣衫而嘻称为汗衫。
  

  一种短衣,通常仅至腰部。汉朝就有上着襦下着裙的装束,以大襟为多,衣襟右掩。南朝也是上着襦、衫,下着裙。至隋唐,多用对襟,衣襟敞开,下束于裙内,衣袖有窄有宽,以窄袖为主,尤其是一般平居都以窄袖为多。至天宝时,贵族妇女衣服都是窄小为尚。“秀襟小袖调鹦鹉”、“越罗小袖新香罗”都是窄袖之说。再至晚唐五代,风气又变,衣袖又宽博起来,《簪花仕女图》、《引路菩萨图》描绘的衣物就是这样。
  

  长襦即为袄。一般袄无定式,宽袖、窄袖,对襟、大襟,长至胯、膝皆有。袄至明、清时仍十分普遍。
  

背子

  又称褙子,还可称绰子。宋代男女都穿,尤胜于女服之中。背子是宋代命妇的常服,一般未嫁女子和妾辈也把背子作为常服。至明时升为礼服,又曰“披风”。
  

比甲

  比甲实际上就是长背心,在中国古代十分常见。它的特点是无领、无袖、对襟,一般长至膝盖。起初盛行于宫中,后传入民间。宋代时,民间妇女就很喜欢它,至明代中期更是广为流行。从年龄上看,是青年女子居多;从地位上看,是一般士庶阶层,尤其以奴婢为多。原因可能是无袖便于活动。
  

补子

  缝缀在衣片上的绣片,总是半片,分别缝在两个衣片门禁处,合二为一就成为完整的图案了。有“补子”的补服又叫补褂,或称外褂、外套,其长度介于袍与褂之间,其袖端平,对襟,是明清官府中穿用场合最为广泛的一种。
  

旗袍

  满足妇女都身穿不分衣裳的长袍,这就是旗袍。旗袍起初腰身极为宽大,后来渐小,袖口也是平而宽大,而袍长则可掩足。衣领起初低一些,后来加高。袖端和衣襟、衣裾有镶边。着旗袍时一般穿“花盆底”鞋(也称“马蹄底”鞋),因鞋跟高达一二寸,乃至四五寸,且又上宽下圆,因形似花盆而得名。着旗袍时一般梳“一字头”,《旧京琐记》:“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二把头。”这种着袍、着坎肩、着高底鞋、梳二把头的装束成为清宫礼装,多年不改。

其他

  人类也会用化妆品、香水与其它饰品来装饰自己的身体;会将自己的头、脸与体毛进行修剪、染色与改变,有时候也会动到皮肤(刺青、疤痕与穿洞)。所有这些装饰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服装造型感,但是却不会成为服装的一部分。
  如果是携带而非穿戴在身上的物品(比如皮包、拐杖和雨伞),通常应该算是配件而非服装。至于珠宝和太阳眼镜,虽然在普通口语中我们会说「穿戴」而非「携带」,但是它们通常也被视为是配件。

上一篇: 异形纤维
下一篇: 英尺

相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