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
片 名 Import/Export
年 代 2007
国 家 奥地利/法国/德国
类 别 剧情
语 言 德语/俄语/英语/斯洛伐克语
IMDB评分 7.3/10 (1,320 votes)
片 长 141 mins
导 演 尤里西·塞德尔 Ulrich Seidl
主 演 苏珊娜·罗莎 Susanne Lothar ....Mother
Maria Hofstatter
乔治·弗里德里希 Georg Friedrich ....Fritzl's Brother
Herbert Fritsch ....Father
捷卡特琳娜·拉克 Ekateryna Rak ....Olga
保罗·霍夫曼 Paul Hofmann ....Pauli
Natalya Baranova ....Friend from Katja (as Natalja)
米卡埃尔·托马斯 Michael Thomas ....Father
Natalja Epureanu
Erich Finsches
Petra Morze
Thomas Nash
Dirk Stermann
简 介
以双线交叉方式描写两个人的生活。奥尔嘉是乌克兰的一位单亲母亲,她的职业原为女护士,她移民到奥地利,想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却受到歧视和剥削,成为养老院里的清洁妇。保罗是迷失人生方向的奥地利青年,由于在国内苦无出路,他最后到乌克兰谋生。导演以冷酷的长镜头呈现现代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丑恶面,赤裸裸地暴露老年化社会的无奈与悲哀、失业、贫穷、种族歧视、以及卖淫的问题。乌尔里希·塞德尔2001年曾以《狗日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大奖。16岁以下不宜。
幕后制作
剧本的雏形开始于Pauli的故事。UlrichSeidl说Pauli这样的人物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有很多像Pauli这样的年轻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失业,穷困潦倒。之后Olga线索的加入最初的动机仅仅是导演当时对东欧的一些场景非常着迷,并且因此想以东欧为场景拍一个关于那个地区的故事,Olga的故事应运而生。两个故事存在着很多联系,于是最终的剧本就产生了。
那么是什么样的联系呢?奥地利男孩Pauli最终来到乌克兰,乌克兰女孩来到维也纳。也同样像电影名字所预示着的,这种联系是关于东方和西方的联系。但这联系不是简单的地理上的方位关系或者人口的迁移。像UlrichSeidl自己说的,东西方的这种联系无论从地理上还是社会与文化上都不是一种纵向的边界,而是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横向的界限。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和两个主人公一起来到一个他们从未生活过的新环境,我们开始关注的不仅仅他们和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文化冲突,并且还有从或者他们的视角或者影片的视角看到的东西方的社会。我觉得这是这个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它的主题跳出了对主人公生活状态和主观世界的关注,从一个更冷静的角度去思考这两个世界,并由此引出了更为深刻的主题:生和死。Pauli在东方经历了那些罗马尼亚人的社区,极为贫困和堕落。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述东欧那些从事各种性工作的女孩,罗马尼亚社区中那个被皮条客提供给Pauli的年轻姑娘看起来冷漠顺从奄奄一息,没有任何生存的迹象。在Olga的维也纳社会,我们更直接面对着死亡。Olga作为清洁工的那个敬老院里充斥着各种与死亡几乎一步之遥的老人,在这段故事里,导演把镜头甚至直接对准了那些老人,他们病态,惶恐,苍老。UlrichSeidl说敬老院里的这段故事甚至是电影中一个独立的电影。Olga直接经历了老人Eric的死亡。虽然导演称在这里他的电影关心的并不是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的态度是积极或者消极的,而是什么是真实的。但我们依然能从细节中看到希望。UlrichSeidl提到这两个年轻人被放到了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环境当中,他们努力地和生活斗争并且从中体现了自己的尊严,这本身就是希望。在Olga和老人Eric跳舞的那一段中,我们看到的不是苍老邋遢,即将死去的老人,我们看的是美。电影选择把敬老院夜里的一个镜头作为结束语,并且伴随着那个时常重复着“死亡”这个单词的老人的呻吟,但那昏黄的灯光和安静的环境中我们体会的是祥和和美。所以尽管乐观与悲观不是导演所关注的,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导演的潜台词中重复着希望。
UlrichSeidl是一个拍记录片出身的导演,之后把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故事片上,这部电影从风格上诠释了导演这样的背景。这部电影是由超16mm 拍摄完成的然后放大到35mm,实景拍摄,拍摄团队人数很少,大部分使用自然光,很多扛拍,非专业演员,具备很多记录片的风格。然而导演又热衷于固定机位和长镜头,我们同时看到很多静景的拍摄,导演自称热爱摆拍,他喜欢那场景看起来像是一幅油画,充满了电影的戏剧效果。对于UlrichSeidl这样的风格的使用是留给影评人去探究的,对于他那些场面只是本能的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并没有什么更多的原因和依据。UlrichSeidl说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环境,场景和气氛。其次电影里的音乐也很值得一提。UlrichSeidl认为音乐和“当时”这个概念是不可分割的,他从来不用任何专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这增添了电影的自然主义和现实性,也和那些像油画一样的镜头形成某种和谐的反差,并且成为导演签名似的风格。
这部影片中充斥着我们不可回避的幽默感,一些场景让人不禁失笑,但这笑之后又让人感觉到沉重。幽默感对于Ulrich Seidl是非常重要的,他说他喜欢那些介于喜剧和悲剧边缘的情节和场面,并且喜欢那种从使观众发笑到震撼之间快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