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兽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关纺织图不下八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有四块。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情景。这就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因此也不难推测,纺车的出现应该是比这早的。
纺车是从我国用来加工丝绸纤维的机械派生出来的。一根丝线有几百米长,其抗拉强度为每平方厘米4570千克,这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植物纤维的强度都高,并接近某些工程材料的强度。在我国最迟不晚于公元前14世纪,蚕已被驯化,丝绸工业已经发展起来。虽然很显然,从那以后的好几个世纪里养蚕和丝绸工业有了发展,但从一开始丝绸业就会需要绕丝机来处理如此绵长的丝纤维。这种机器在公元121年刊印的《说文解字)里提到过,在公元230年刊印的《广雅》中又一次提及。而于公元1237年刊印的《耕织图》丛书,第一次将上述机器描绘出来了。
这种把丝线绕到筒管上的卷纬机也传到了欧洲,而且似乎比纺车进入欧洲还要早一点。在查特里斯大教堂的橱窗里被展示过。按年代推算公元1240年至公元1245年间的纺织机就是卷纬机,其中有一种图样描绘得更清楚的机器可以在大约公元1300年出现的伊普里斯的《贸易》中见到。
卷纬机在我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现在还不清楚纺车是什么时候从卷纬机派生出来的。如果保守一点,我们可以说,到公元11世纪时便发生了这种变化。这时棉花的栽培已经遍及全国。很明显,为了处理棉纱,纺车便从卷纬机中分化出来了。当然,通过传送带把纺锤(锭子)与大轮子连接起来从而使纺锤(锭子)高速运转,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了。
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目前还无法确定。关于纺牟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前53年——后18年)的《方言》,在《方言》中叫做“繀车”和“道轨”。单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金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关纺织画像石不下八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有四块。如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纺丝、织绸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情景。这就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因此也不难推测,纺车的出现应该是比这为早的。
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纤子。过去用纺专的时候,需要另外伪工具摇纤,现在有了纺车,就能兼做这项工作了。这就可以比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汉、唐以来,我国绚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博得了极高的声誉。今天在当年丝绸之路的古道上,仍然可以发现当时的锦、罗、绫、绮等水平相当高的丝织品。生产这些高水平的丝织品也是和纺车的使用分不开的。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是本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丰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牟。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帧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纺车在棉纺织中应用最广,时间也比较长。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就纺车来看,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童养媳出身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年—?),年轻的时候曾经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乡,和当地的织妇一起,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迅速改变了当时松江地区的落后面貌。她又总结提高了织布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织造技术,使当时松江地区戌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卒。
王祯在《农书》中详尽地记载了他的这一重大发明,并“特图其制度,欲使地方之民视其机括关键,仿效成就,可为普利”。王祯称他的这一发明为“水转大纺车”。从书中的文字记载和简要图样来看,这种水力大纺车已经是一种相当于完备的机器。它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其发动机为水轮。水轮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接受外部某种现成自然力的推动”的发动机。传动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动锭子,一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与皮弦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并使用这些部件,可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工具机即加捻卷绕机构,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为了使各纱条在加捻卷绕过程中不致相互纠缠,在车架前还装置了32枚小铁叉,用发“分勒绩条”,同时还可使纱条成型良好,作用与缲车上的横动导丝杆相同。这里要指出的是,水转大纺车的工具机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水平,即使是用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纺纱机器中的工具机为尺度来衡量也是非常卓越的。
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一般的单锭纺丰,一天只能纺三到五两纱,三锭也不过七到八两,这是指棉。纺麻,用五个锭子也不超过二斤。大纺车是纺麻的,一天一夜可以纺一百斤。纺绩的时候需要集中多家的麻才能满足它的生产要求。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
水转大纺车专供长纤维加拈,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麻纺车较大,全长约9米,高2.7米左右。它与人力纺车不同,装有锭子32枚,结构比较复杂和庞大,有转锭、加拈、水轮和传动装置等 四个部分。用两条皮绳传动使32枚纱锭运转。这种纺车用水力驱动,工效较高,每车每天可加拈麻纱100斤。水转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大成就,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纺车】fǎngchē[名词]手工纺纱、线、细麻绳、线绳、毛线、毛绳等用的木制工具。
纺车由轮子、摇柄、锭杆儿、支架、底座等构成。木方制成的纺车底座长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上横处有一小支架安锭杆儿;“工”的下横处有两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动轮轴的圆孔,距底座35厘米。轴的一端有摇柄。主动轮的辐条是中间带圆孔的条状薄板,长60厘米,中间宽8厘米,两端宽6厘米,共六片,轴两端各穿三片。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两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两组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wǎng)”,辋上挂着传动绳。锭杆儿是长30厘米,直径0.5厘米,两端尖锐的钢线。直径2厘米的木传动轮套在锭杆儿中间固定。主动轮与锭杆轮之间由张紧的线绳传动。轴部加少量润滑油。(上述纺车结构常见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数据仅供参考)
纺线时,一手(左手)持两股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一手(右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左手)的高度与锭杆一平时就把两股纱纺在了一起,一边放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缠)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一平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线。
纺车在产棉区大量用于纺线,为织布提供原料。由于纺车结构复杂,要木工才能制造,所以,非产棉区很少见,远不如纺锤流行。
八路军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纺车曾为解决穿衣问题立下过汗马功劳。歌中唱道:“太阳出来磨呀么磨盘大,你我都来纺呀么纺棉花,手里握紧棉花卷,根根线条往外拉。”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军民使用纺车纺线的热烈劳动场面。
曹雪芹《红楼梦》十五回中有村姑二丫头为贾宝玉演示用房车纺线的描写。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电动纺纱机械应用,手工纺车基本被淘汰。(黄久明增补)
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兽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关纺织图不下八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有四块。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情景。这就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因此也不难推测,纺车的出现应该是比这早的。
【纺车分类】
中国古代纺纱工具分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等几种类型。手摇纺车据推测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称軠车、纬车和繀车。常见由木架、锭子、绳轮和手柄4部分组成,另有一种锭子装在绳轮上的手摇多锭纺车;脚踏纺车约出现在东晋,结构由纺纱机构和脚踏部分组成,纺纱机构与手摇纺车相似,脚踏机构由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组成,踏杆通过曲柄带动绳轮和锭子转动,完成加捻牵伸工作。北宋后出现大纺车,结构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轮轴装有曲柄,需专人用双手来摇动。南宋后期出现以水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纺织机械。原动机构为一个直径很大的水轮,水流冲击水轮上的辐板,带动大纺车运行。大纺车上锭子数多达几十枚,加捻和卷绕同时进行,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一昼夜可纺纱100多斤,比西方水力纺织机械约早400多年。近代社会,纺车已逐步发展为织布机.但由于科技发展,纺车与织布机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纺车历史】
唤起人们对欧洲村舍生活方式和印度农村生产力相似想象的家用纺车起源于中国。欧洲已知的对纺车的最早介绍,是在公元1280年左右出版的德国斯佩耶尔一个行会章程中间接提到的。纺车是从我国用来加工丝绸纤维的机械派生出来的。一根丝线有几百米长,其抗拉强度为每平方厘米4570千克,这比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植物纤维的强度都高,并接近某些工程材料的强度。在我国最迟不晚于公元前14世纪,蚕已被驯化,丝绸工业已经发展起来。虽然很显然,从那以后的好几个世纪里养蚕和丝绸工业有了发展,但从一开始丝绸业就会需要绕丝机来处理如此绵长的丝纤维。这种机器在公元121年刊印的《说文解字)里提到过,在公元230年刊印的《广雅》中又一次提及。而于公元1237年刊印的《耕织图》丛书,第一次将上述机器描绘出来了。
这种把丝线绕到筒管上的卷纬机也传到了欧洲,而且似乎比纺车进入欧洲还要早一点。在查特里斯大教堂的橱窗里被展示过。按年代推算公元1240年至公元1245年间的纺织机就是卷纬机,其中有一种图样描绘得更清楚的机器可以在大约公元1300年出现的伊普里斯的《贸易》中见到。
卷纬机在我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现在还不清楚纺车是什么时候从卷纬机派生出来的。如果保守一点,我们可以说,到公元11世纪时便发生了这种变化。这时棉花的栽培已经遍及全国。很明显,为了处理棉纱,纺车便从卷纬机中分化出来了。当然,通过传送带把纺锤(锭子)与大轮子连接起来从而使纺锤(锭子)高速运转,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了。
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目前还无法确定。关于纺牟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前53年——后18年)的《方言》,在《方言》中叫做“繀车”和“道轨”。单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金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关纺织画像石不下八块,其中刻有纺车图的有四块。如1956年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形态生动的人物正在纺丝、织绸和调丝操作的图像,它展示了一幅汉代纺织生产活动的情景。这就可以看出纺车在汉代已经成为普遍的纺纱工具。因此也不难推测,纺车的出现应该是比这为早的。
【汉代的纺车】
汉代纺车,根据画像石上所画的形状看,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这种纺车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纺纱动效已经比纺专提高大约二十倍。这种纺本上已经使用绳轮传动,证明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在工具机上使用绳轮传动了。使用这种纺车,还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叫做”汉瑟”的乐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单丝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纺得非常均匀,能发出协调的音律,大概就是用这种纺车加工的。这种纺车,除了可以纺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制成纬纱用的纤子。过去用纺专的时候,需要另外伪工具摇纤,现在有了纺车,就能兼做这项工作了。这就可以比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汉、唐以来,我国绚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博得了极高的声誉。今天在当年丝绸之路的古道上,仍然可以发现当时的锦、罗、绫、绮等水平相当高的丝织品。生产这些高水平的丝织品也是和纺车的使用分不开的。
在纺绩麻、丝、棉等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质量和产量,我国劳动人民是本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创造的脚踏纺车和水力纺车,又进一步把我国的纺纱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脚踏纺丰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牟。后来在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王帧在他所著的《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纺车在棉纺织中应用最广,时间也比较长。在植棉和棉纺织中,我国少数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和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花的纺织加工技术,就纺车来看,既使用大竹轮的纺车,一般直径在六十一厘米,也采用小直径的竹轮纺车,直径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适应棉纤维比丝麻短的纺纱需要。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县乌泥镇)童养媳出身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约1245年—?),年轻的时候曾经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向黎族姐妹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乡,和当地的织妇一起,在纺织生产的实践中,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并且总结了一套纺纱技术。同时她还革新了轧棉和弹棉工具,纺纱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迅速改变了当时松江地区的落后面貌。她又总结提高了织布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织造技术,使当时松江地区戌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
在王祯的《农书》中,除了对手摇和脚踏纺车作了全面总结外,更介绍了另外两种新的纺车,大纺车和水转大纺卒。
王祯在《农书》中详尽地记载了他的这一重大发明,并“特图其制度,欲使地方之民视其机括关键,仿效成就,可为普利”。王祯称他的这一发明为“水转大纺车”。从书中的文字记载和简要图样来看,这种水力大纺车已经是一种相当于完备的机器。它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其发动机为水轮。水轮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接受外部某种现成自然力的推动”的发动机。传动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动锭子,一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与皮弦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并使用这些部件,可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工具机即加捻卷绕机构,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为了使各纱条在加捻卷绕过程中不致相互纠缠,在车架前还装置了32枚小铁叉,用发“分勒绩条”,同时还可使纱条成型良好,作用与缲车上的横动导丝杆相同。这里要指出的是,水转大纺车的工具机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水平,即使是用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纺纱机器中的工具机为尺度来衡量也是非常卓越的。
大纺车,它不同于旧的纺车的特点是:纺纱的锭子更多,达到三十二枚,这样它的生产力就显著增加。一般的单锭纺丰,一天只能纺三到五两纱,三锭也不过七到八两,这是指棉。纺麻,用五个锭子也不超过二斤。大纺车是纺麻的,一天一夜可以纺一百斤。纺绩的时候需要集中多家的麻才能满足它的生产要求。其次,大纺车的传动已经采用和现在的龙带式传动相仿的集体传动了。
【水转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的水力纺纱机械。发明于南宋后期,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水转大纺车专供长纤维加拈,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麻纺车较大,全长约9米,高2.7米左右。它与人力纺车不同,装有锭子32枚,结构比较复杂和庞大,有转锭、加拈、水轮和传动装置等 四个部分。用两条皮绳传动使32枚纱锭运转。这种纺车用水力驱动,工效较高,每车每天可加拈麻纱100斤。水转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大成就,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纺车图】
《纺车图》乃大书画家王居正所绘。布局手段很是巧妙,他把地位让给了二条飘摇着的细线。环绕二线,画面出现了众多人物。右边一村妇坐在小凳上,怀抱婴儿哺乳,身旁放置一架纺车,左手正摇轮。哺乳理应身向后靠,而村妇由于身兼二事,只能身向前俯,并微微拔腰。作者在处理这一形像时表现出了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前面一老媪,双手引着线团,脸上体现出体量和爱抚。在这个主题展示的同时,作者又引入了另一情节。村妇身后有一个席地而坐的儿童,手中拿着木杆,牵着一只蟾蜍,似乎等着婴儿下地玩耍。此图勾线细劲,纺车等都据实描绘,体现了北宋风俗画的较高水准。【纺车】fǎngchē[名词]手工纺纱、线、细麻绳、线绳、毛线、毛绳等用的木制工具。
纺车由轮子、摇柄、锭杆儿、支架、底座等构成。木方制成的纺车底座长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上横处有一小支架安锭杆儿;“工”的下横处有两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动轮轴的圆孔,距底座35厘米。轴的一端有摇柄。主动轮的辐条是中间带圆孔的条状薄板,长60厘米,中间宽8厘米,两端宽6厘米,共六片,轴两端各穿三片。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两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两组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wǎng)”,辋上挂着传动绳。锭杆儿是长30厘米,直径0.5厘米,两端尖锐的钢线。直径2厘米的木传动轮套在锭杆儿中间固定。主动轮与锭杆轮之间由张紧的线绳传动。轴部加少量润滑油。(上述纺车结构常见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数据仅供参考)
纺线时,一手(左手)持两股纱把端头蘸水粘在锭杆上,一手(右手)摇动摇柄,主动轮带动锭杆迅速旋转,持纱手(左手)的高度与锭杆一平时就把两股纱纺在了一起,一边放纱一边向后移动,纺好的线达到最长时将手抬高,把线贮(缠)在锭杆上。然后,持纱手降回到与锭杆一平的高度纺下一段线……。这样的操作要反复地进行才能纺完一条线。
纺车在产棉区大量用于纺线,为织布提供原料。由于纺车结构复杂,要木工才能制造,所以,非产棉区很少见,远不如纺锤流行。
八路军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纺车曾为解决穿衣问题立下过汗马功劳。歌中唱道:“太阳出来磨呀么磨盘大,你我都来纺呀么纺棉花,手里握紧棉花卷,根根线条往外拉。”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军民使用纺车纺线的热烈劳动场面。
曹雪芹《红楼梦》十五回中有村姑二丫头为贾宝玉演示用房车纺线的描写。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电动纺纱机械应用,手工纺车基本被淘汰。(黄久明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