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有什么贡献?
中国古代农村的经济形态是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你耕田来我织布”正是这种男耕女织的农家生产活动的形象写照。到了元代,家庭的棉纺织业逐步发展和替代了传统的丝纺织和麻纺织手工业,而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就是元代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
黄道婆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历史上对她的事迹记载得很少,但她早年的不幸遭遇和对棉纺织技术的贡献,却在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了下来。她是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北)人,大约出生于南宋末年。关于她的真实姓名、生卒年代和详细身世,现已无法考证,“黄道婆”是后人对她的称呼。
据传说,黄道婆从小就给人家当童养媳,受尽折磨和歧视,尽管她拼命干活,仍逃脱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后来,她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便勇敢地逃出家门,躲在一条海船上,随船漂流到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南崖州)。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棉花大约是在东汉时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先是在西北和西南等地种植,然后逐渐传入内地。南宋时,崖州一带的棉纺织技术已经很发达了,黎族人民已创造出了一整套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当地的黎族妇女已能织出各种比较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到崖州后,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很快就熟悉了当地比较先进的制棉工具,掌握了全套的技术操作,并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纺织能手。
几十年过去了,年约半百的黄道婆越来越思念故乡,便在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乘海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
当时,江南地区的棉纺工具和棉纺技术都远远落后于海南岛,生产效率十分低下。黄道婆回乡时,从崖州带来了全套的新工具和新技术。她织出来的棉织品又光洁、又漂亮,很快就远近闻名,许多人来向她学习。她也毫无保留地将新技术传授给大家,并结合当地的传统工艺技术,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促使乌泥泾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改进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
黄道婆改进和推广了一整套的生产工具。例如,她成倍地提高了轧棉效率的轧车,将原来只有一尺五寸长的弹棉花的椎弓,改为四尺多长,将手指拨弦改为木槌敲击弓弦,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而且也提高了质量——弹出的棉花又松软、又均匀;她指导木工将原来的单锭手摇纺车改为三锭脚踏纺车,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还创制了提花织布机,能织出许多美丽的花布。
黄道婆在自己原有的海南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又总结和创新出一套比原来更先进的织造技术,并广为传授。用她的工具和技术织成的被、褥、带、手巾等,上面织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或图案,鲜艳生动得像是一幅幅图画。在黄道婆传授和改进技术的基础上,她的家乡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并很快将技术传播出去,带动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中国广大人民衣着的物质内容,使一般平民百姓从只能穿粗麻布衣服,到可以穿上又软和、又舒适的棉布衣服。这对14世纪及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
黄道婆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载入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在中国科技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水转大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