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三农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
又是价值不高的论文,写起来没有新意。
回答如下:
一、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最低需要。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层级来分析,吃饱饭是第一需要。粮食生产主要依靠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从历史观点看,“米袋子”、“菜篮子”捏在别人手里完全依靠进口是没有任何稳定可言的,稍有高低起伏,社会必将大乱。
二、无论从哪个国家体系模型出发,农业都是提供社会基础性产品的,农业产品必须保证价格相对平稳,社会才能稳定;反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农业产品出现大的波动,势必影响整个社会供求体系的平衡。
三、就我国而言:8亿农民生活在农村,虽然当前看来没有效率可言,但农业事实提供了很大部分的备份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将破未破之际,全国近4亿的农民工去留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三农”问题是否能够均衡解决。在经济大势有可能下行的情况下,农民回到农村是必然选择。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国家才提出来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
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是诸如“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之类的俗话实在是没必要说也不想说。还是套一句话结尾吧,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实国家发展实力的不二选择。
如果农村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模式消失了,有两种情况,或者回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集体生产,或者私营,国营土地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即据称一家三口可种成千上万亩土地,又据称我国农村土地面积仅需数百万人口耕种即可,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实现机械化与现代化。第一种情况走回头路不太可能,第二种情况或许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这时9亿农村人口何去何从?难道都进城?也就是说,基本上中国14亿都是城市人口,由区区几百万农业人口提供粮食蔬菜及农副产品养活。我们且不说能不能养活,就说14亿人口全在城市,他们干什么呢?也就是说14亿人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为了其它什么人,因为农村就几百万人口可略不计,即城市人民在自我贡献,城市人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城市人民自己工作。既然如此,14亿人自我满足,只要一部分人工作就成了,而且也许和农村一样,14亿城市人民,仅需区区几百万人工作即可满足全中国人民需要,因为各行各业都实现自动化与现代化。现在问题来了,9亿农村人口进城了,无事干了,白吃白喝。不光是农民进城白吃白喝,城市90%自己人也不需要工作,也白吃白喝。这时从事农业的几百万人有意见了,城市干活的人也有意见了,搞摆工,这时全国会乱作一团,局面可想而知,将不可收拾。由此得出结论,中国若无三农,即农村,农业及农民,中国将会出乱子。因此三农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难道几百万人从事农业不能代表三农吗?不能了!首先农村没有了,因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几百万人在乡下恐怕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平均到现在一个村一个人都不到,因此中国农村消失了,既然没有农村了,显然传统意义的农民也不存在了,仅剩农业一项由几百万人在运作。由此证明了,没有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的小岗村模式,就没有了农村,没有了农村,城市自我满足,导致大批人口源源不断失业,造成社会动乱,经济停滞不前。由此证明三农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那么农村的存在,农业家庭承包模式是否阻碍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呢?是否定的答案!若家庭拥有适当的土地规模,如一家50亩,则10家500亩,若还不行20家一千亩,组成一家合作社,打破土地界线,将其连成一片,不断能实现机械化,而且能更好更快的实现农业机械化。而且政府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按现代农业方式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的农业将会比任何其它形式发展得更好。农村4亿人口,城市10亿人口,那样城乡形成一种平衡的,互为促进的,互利共赢的关系。城乡共同进步,和协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之梦!现在我们设,4亿农民为城市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高品质的农富产品,满足了10亿城市人民高品质生活。而4亿农民仍过着贫穷的生活,那么我三农要你城市干什么用呢?农民会把你城市给废了,因为城市太不中用,10亿人不能服务好农村4亿人,而只想着农民为城市服务。最终,农民生活不好,城市终将受到影响。因此城乡人民共同富裕这才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那城市如何为三农服务呢?目标就是让农民过上好生活,绝不是现在这样,城市人民下乡压低价格收购农副产品然后转手高出几倍仍至十几倍价格零售,粮食1块左右收购,稍作加工成米成几倍价格出售。城市完全有能力让农民享受农副产品零售价格的回报,而不是处处剥夺农民的血汗。城乡互利共赢,而不是只有城市人民单方富裕。农民收入增加了,交得起医疗养老保险费,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反过来城里就有充足农副产品供应,城市人民生活也就有可靠保障。因此做好三农工作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那么做好三农工作,拿什么做标志呢?那就是农民都不愿意进城打工了,都抢着要回乡下种地,农村灰复了往日人丁兴旺的景象,荒废的土地农民争抢着种上了庄稼,农村大地无处不是美景,到处瓜果飘香,农村大地呈现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这也就是中国全面崛起的标志!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未来,中国农村既不会消失,小岗村的那种家庭承包制也不再被看好,而且农业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种,但显然仍将有数亿农民以雇佣的身份留在农田干活,为农场主打工。因为再好的机械化,也取代不了人工干活。虽然一人可承包成千上万亩土地,但是然后,他再平均每10亩聘请一位农民为他干农活,这就又回到了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干活的农民请来后在地里磨洋工,而导致农场主承包失败。人们在经历理想中的农业后,再次回到现实。人们发现,大规模承包土地后,还得请人干活。而且请人干活不象工厂那样好管理,不仅干活质量不能保证,而且效率低下,平均每10亩得请一人干活,工资还不低,年终一算,农场主亏了大钱,而国家对规模化农业的扶持投入巨大,补贴,优惠政策一个接一个,而且农场主坐享农副产品市场的零售价格回报,最终也没能挽救农场倒闭的命运。结果又回到了原点,再次实行小岗村家庭土地承包制,从而中国农业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沿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阔步前进!每个农户承包一块大约20亩到50亩左右的土地,收入归自己,就能发挥每个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乎落后于时代。不过,如果我们把一户农民承包一块土地并在上面干活,看作一个工人在车间承包一台机器并在上面加工零件划等号,则每个农户可以看作是一个耕种土地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农场下面的一个农业工人,农场把所有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每家承包一块地。工人是承包的任务完成获得一份工资收入,农民是地里的劳动所得全部归自己。工人有组织,上面有班组,工段,车间,厂部层层管理。农户也有组织,上面有合作社,村委会,乡政府,县政府层层管理。工人将加工好的零件交给班组,农民将农副产品过称交给合作社销售,销售款归农户。总之,工厂对工人有严格的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县乡村三级政府对农户承包土地也制定有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如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行,产品的验收制度,技术培训,新产品的试制,技术攻关,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等等,三级政府如同工厂管理工人一样对承包户也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只要农户的农产品产量,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则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使每个农户有不低于工厂职工同等的收入。例如农副产品在城市的销售渠道全部对合作社敞开,即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超市柜台交给农业合作社运营,通过一定的补贴方式,每个农户农产品得到市场零售价的收入。而且政府通过对农户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考核,农产品品质出现质的飞跃,产品的零售价有大的提升。总之,每个农户不再单打独斗,有合作社集体的力量,又有政府的保驾护航,加上农民承包暴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中国农业一举进入世界的前列,从而中国农民的生活也跟上甚至超越城市人民生活的步伐!但是,是由上述政府对承包农户实施层层组织领导与管理考核,还是由城市资本家下乡来统领农户承包,还是由农户自发的组成合作社单独应对市场,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绝大多数农户而言适合由政府来管理。政府不收取管理费用,而且还给予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使农民富裕起来,不过,政府通过合作社对农户的管理,其效果取决于各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不过农户们通过自身努力,各项指标达到政府考核要求,所有收入全部归自己。也少量有些企业资本下乡大规模承包土地然后进行工厂式管理,召进适当数量的农户,将土地分片转包给他们种,并由农场主对承包农户实施管理和考核。这对农户来讲,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人具体的管,具体指导怎么做,很省心。但是,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其收入其中一部分作为管理费进了农场主的腰包,农户的收入有限制。而第三情形,农户组成合作社靠自我管理,单独应对市场,风险很大,但如果是精英组合,运作得好,能获得很高的收入,弄不好,则最差也比单干强很多。然而目前政府大力将资源投向与下乡产业资本合作建设各种形态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以此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建设。但是,一方面它的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运作成本高昂,建设成本,管理成本,人工费用居高不下,尽管政府把所有农富产品加工及所有流通领域资源为其开道,但这是资本的盛宴还是能惠及广大农村普通农户,实难预料。但是,显然,这种投入的不平衡,使得农村不同地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现在正一步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只要能振兴农业,只要能让农民富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政府都会不以余力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要使农业整体的振兴,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一来对农富产品流通领域进行改革,将其资源全面向农民倾斜,二来将农业合作社运作的成功经验,以强有力的力度向全国农村推广,彻底扭转农村不景气和衰落的状态,让农民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措施一,全国所有行政村成立一家农业合作社,村长任合作社社长。通知每家农户,自愿报名参加。并且以后时可以加入。措施二,每个农户面临何种生存问题,在哪些项目上需要开展合作,需要合作社解决什么难题,由合作社成员分别提出书面意见上报合作社。三,由合作社将材料汇总上报乡政府,通过广泛争求意见,确定合作项目。四,政府应有合作社合作专项资金,为合作社开展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使合作项目正常运作。五,合作内容应该有下列几方面,①希望免费租到地,扩大种地规模。②希望改善生产条件,完善农作物浇灌系统,确保土地旱涝保收。③生产劳务合作。④解决农产品的运输问题。⑤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⑥合作专业育苗。⑦合作使用农业机械耕种。⑧种植技术互帮互学。⑨农副产品加工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