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能干什么?

C语言能干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思考一下你想用C语言来干什么?

C语言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语言,C语言非常的简洁紧凑、灵活方便;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号者非常的丰富;可以直接的操作物理地址,非常适合对硬件直接操作;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和运行效率也非常高。

C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现在90%或以上的单片机的程序都是用C语言去开发的。

操作系统的底层驱动基本上也是用C语言开发的。

但如果想用C语言来开发软件和游戏也是可以的,但软件和游戏会有大量的操作界面,用C语言来开发可能效率就会低很多,但软件和游戏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底层和高效运行的部分也是离不开C语言的。关注头条号@电子产品设计方案,大家一起享受学习和交流的乐趣!记得评论区留言哦!

51单片机便宜到爆(10元以下大把有),教材多到堆成山,主要是C语言,你可以体会下操控硬件的感觉。譬如操作机器人小车,遥控飞机神马的。即使是‘软件工程师’也没关系,完整的开发板,你所需要知道的就是插个USB接口就行,也不贵~

还有其他的,stm8s,stm32,都很便宜,而且功能更强大;尤其是stm32,一个指针所占空间也是4字节哟~~~你学过的那些神马的C语言的关于指针的奇技淫巧,都可以用了哦~

用两个按钮做0和1,一块液晶屏,一个stm8开发板,所有成本30元可以找到包邮的。输入、输出、cpu、内存、存储什么的就都全了,就是一台‘冯诺依曼’电脑了。要知道美国人送月球上天的处理器也是8位的,小伙子我看好你,上吧。

Arduino,入门太过简单了,模块,淘宝上什么模块都有,简单的扩展板连接,你可以体会 build world的感觉。

你要是想玩玩更复杂的,现在很多WIFI芯片、GPRS or LTE芯片也都开放固件定制,很多路由器也可以定制其固件与行为,并且是性能还不错的cpu搭配完整的linux~都可以试试~

这些大部分都是C,或C改,或C++或C++改,stm32其实你可以使用其函数固件库,搭配Eclipse/CDT && gcc for ARM,则完完全全的C/C++了,绝对是学C语言的利器~

可以深切的体会内存只剩下2KB,flash只剩下10KB时,如何存储,如何设计~

另外,如果有时间,给他们写个操作系统吧,照着RTOS(才几千行代码/其实是9千9百多行~),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绝对上升一个档次了。如果你解决了某个小技术难题,或者给某款原本没有OS的芯片加入OS支持,说不定有人感兴趣,卖个一二十万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攻击机、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在担负的任务和功能定位上有何不同?

攻击机(强击机)、战斗轰炸机、多用途战机统称为〔战斗机〕。

术业有专攻、作战飞机的作用和用途不一样决定了与型作战飞机的功能。

早期为了支援地面部队和海军陆战作战研发设计了了专用的攻击机(强击机)。

〔攻击机/AttacK.pⅠane〕也称为“强击机”、以低空、超低速突击敌方战术/浅近战役纵深目标、以支援地面、水面登陆作战为主要任务、这类型作战飞机容易被敌方防御和打击的前线作战飞机,因此、这类型飞机座舱和关键部位配置有装甲。

主要作战武器为:机载火炮、火箭弹、炸弹。

(著名的美国“A-10/

尤猪”攻击机)

(中国国产“强-5/Q-5”强击机/轻型攻击机)

(近些年低成本的螺旋桨式攻击机飞机又迅速被认可、在打击恐怖分子、走私、贩毒这些低成本低价值目标。巴西“巨嘴鸟”螺旋桨式低成本攻击机“强击机”飞机又成为了热销产品)

(最早的“战斗轰炸机”之一美国的“F-18“大黄蜂舰载战斗轰炸机)

〔战斗轰炸机/Fghter.bomber〕

以轰炸为主要作战任务具备一定的自卫和空战性能的作战飞机。

“战斗轰炸机”机动性强、载弹量大、可以挂载对地、反舰导弹武器、作战半径大。

典型的“战斗轰炸机”美军的“F-111/土猪”、中国国产“歼轰-7/飞豹”。

(俄罗斯“鸭嘴兽/苏-37并列双座“战斗轰炸机)

(欧洲“阵风

”双发多用途战斗机)

〔多用途战斗机/MuⅠt.purpose.fⅠghter〕

以空战型作战飞机性能基础上加以对地、地水面目标、攻击能力、能执行拦截、制空、护航、反舰以及侦察多项任务(根据作战任务换装不同的挂架携带不同的武器“模块化”设计)

现代作战飞机基本都具备“多用途”作战能力“一机多型”、“武器挂架多用途/多功能化”、充分利用作战飞机平台攻击打击不同目标。

〔多用途〕是现代战争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

“战斗轰炸机”与“多用途”作战飞机一些任务重叠、“多用途”作战飞机是各国陆、海、空航空兵重视的作战机型。

A10“疣猪”和苏25“蛙足”,它们研制的时候就是要阻止对方的机械化大兵团的进攻!两型攻击机的挂架密集的像“木梳”,说明它们就是干“舔地攻击”这种脏活的。

攻击机这种机型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有了,比如说:苏联著名伊尔2攻击机、美国的A20攻击机,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其中伊尔2被德军称作“黑色死神”,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携带反坦克炸弹低空投放,专门打击德军的“虎式”坦克,除了给德军装甲部队造成巨大损失外,还经常超低空袭击德军阵地,特别是低空轰炸时带有尖锐刺耳的呼啸声音(并不是“斯图卡”独有)让人心惊胆颤!

被地面炮火打烂了的伊尔2,机翼上都是脸盆大的洞,但是机翼没有折断,说明它制造的非常坚固。

由于需要超低空突袭敌方目标,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攻击机这个机种都制造的非常坚固,气动布局的显著特点就是发动机舱相隔较远,或者独立布置在加固的发动机舱内,这样的布局是防备一台发动机被击毁后不至于波及到另一台,剩下的一台也能让攻击机返回基地。

图片上是“叙利亚战争”当中俄军的苏25攻击机的一台发动机被打烂,但是它仍然挣扎着回到了基地。

海湾战争期间A10攻击机的一台发动机也被伊拉克的地面防空炮火炸烂,也同样跌跌撞撞的返回了基地。

更甚的是缅甸空军的一架“强5”机尾被一枚肩扛导弹击中,不但发动机受伤严重,垂尾和水平尾翼都被打得千疮百孔...但是它也是有惊无险的返回了基地。

那么攻击机为何要制造的这样结实?这其实和它的作战需要有关,强击机属于近距离对地支援范畴的机种,也就是说:它从野战机场起飞之后给己方进攻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还有就是遏止住敌方的机械化部队对于的冲击。

美军A20攻击机,它在二战时期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A10攻击机,不但美国自己大量装备,还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援助了1000多架。

既然是这类任务再加上当时没有精确制导弹药,对地攻击只能是采用低空超低空进行俯冲轰炸,但是500~50米的低空超低空正是敌方各种高炮甚至高射机枪的理想打击距离,攻击机在这样高度飞行被击中的概率非常高!为了保障飞行员的相对安全,早在二战期间攻击机在座舱周围就安装了装甲,虽然挡不住88毫米口径高炮的打击,但是各种型号的高射机枪、20毫米炮弹或者40毫米炮弹弹片还是要抗击得了的...并且这种设计理念一直延续到现代攻击机,苏25和A10都使用装甲板制造成“澡盆状”,再安装飞行员弹射座椅,使得飞行员的安全有了一些提高。

第一代战斗轰炸机的典型英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轰炸机,所谓“战斗轰炸机”就是既可以进行空战,又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设计理念就是整合替代:战斗机、攻击机和前线轻型轰炸机。

时间到了1960年代末,由于军事作战思想的提高和科技发展的进步,攻击机这个机种的劣势开始显现出来,它的主要问题就是性能过于单一了,不具备空战能力,就连米格17/19这样的第一代战斗机都能将它击落,并且战机的研发工作已经开始往“一型多机”方向发展了,所以1970年代初之后军用航空界不在研制攻击机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机型出现了断档,目前服役的也都是1960年代设计的老旧机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型多机”设计理念有了发展,所谓:“一型多机”就是先设计一个基础型号的飞机,任何再根据作战任务的要求,衍生出专职的“空优战斗机”或者对地能力很强的战斗轰炸机,这样既可以节省设计费用,又能得到执行不同任务的作战飞机,对于后勤保障来说也是跨越式的完善,为此航空大国都发展了第一代“战斗轰炸机”,这时间出现了较多的型号,比如说:英德“狂风”、苏联的苏24“击剑手”、美军的F111“土豚”...我国的歼/轰7“飞豹”也属于战斗轰炸机。

一代名机苏24“击剑手”前线战斗轰炸机,目前还有近200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但是仍然受到了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代“一型多机”的使用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就是计算机的水平欠佳,当时的集成电路水平只相当于现在便利店计算器的水平,处理速度慢,根本不能快速的进行空战和对地攻击模式之间的切换,而且火控计算机和武器管理计算机容量也低,不能同时管理对空弹药和对地弹药...由于技术原因第一代战斗轰炸机,除了美军的F4“鬼怪”战斗机通用性能比较好之外,其它型号的都被当做轻型轰炸机使用,空战只求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第一代战斗轰炸机对地攻击能力还是很强的,前面说的那些型号从1970年代开始参加过历次的局部战争,都有比较好的表现,这算是没有浪费投资和研发的心血。

第一代“一型多机”的范例是F4“鬼怪”战斗机,在越南战争中既可以携带空空导弹与小巧灵活的米格19/21交战,也能携带各型空地弹药执行轰炸任务,它还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几个激光制导炸弹的飞机。

F15E多用途战斗机在海湾战争当中投掷5000磅的GBU28重型精确制导航弹,取得了非凡的战绩!而且用重型战斗机升级改造的多用途战斗机,对地攻击的灵活性要大大高于轰炸机,使用成本降低了一大块,后勤保障能力也因为机型基本相同,维护工时也降低了很多。

由于第一代战斗机轰击机取得了部分成功,证明路子走对了,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到21世纪各国研制的飞机都开始往更深层次的多用途化发展,这期间出现F15系列、苏30系列这两大体系的多用途战斗机,不但保持了原有空战能力强大,并且对地/对海攻击能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加强,这得益于微电子科技的进步,各种机载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容量显著的提高,可以迅速的切换,使得多用途战斗机的空战能力接近“空优战斗机”,对地弹药不但使用品种很多,载弹量更是达到了8~11吨左右,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单机一次突防就能消灭6~8个大型目标!打击能力非常的惊人。

俄军

苏30S战斗机,进气道下的重型挂架上挂载了两枚KH31反辐射/对地导弹、机翼下挂载了两枚R77中距拦截弹和四枚R73格斗导弹,这种挂载搭配在一次任务当中既可以打击敌方的雷达站或者其它高价值的地面目标,也可以执行中距离对敌机的拦截任务,同时还具备了近距离空战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

总之,不论是攻击机、战斗轰炸机还是21世纪的多用途战斗机,都是为了让飞机的作战能力更加的完善,以适应现代化作战的要求,而不适应战争要求的机型都必须退役,但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科技进步的前提。

相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