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纺织产业作为国内的支柱性产业,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受众群体,本文围绕该关于纺织科技方面的知识为你介绍关于纺织技术相关的知识。

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不断增加。我国这十几年来,平均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为3–4万起,死亡人数2–3千人,火灾损失折款2–3亿人民币。1985年,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死亡十人,受伤七人,直接经济损失24.9万元;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死伤300多人,都是因纺织品燃烧引起的。

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纺织品阻燃技术始于50年代,以研究棉织物暂时性阻燃整理起步,但发展缓慢。60年代才出现耐久性纯棉阻燃纺织品。70年代开发了Pyrovatex CP型阻燃剂,并开始了对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阻燃技术研究阶段。80年代, 我国阻燃织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单位开发了棉、涤及混纺织物的阻燃剂及整理技术和阻燃合成纤维。

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发––我国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发起步于70年代;80年代至今,上海、吉林、山东、广东、天津、四川、北京、江苏等省市的一些科研单位、院校及工厂相继对阻燃纤维 进行了小试研究,涤纶和丙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但总体说来,阻燃纤维产品仍处在研究和试阶段。所用的阻燃剂大多是磷、卤素的有机物或有机物加无机物,个别的用高分子物,如环状芳香族磷酸酯、羟乙基四溴双酚A(涤纶);氯化聚两烯、六溴环癸烷、乙二酸(五溴苯)酯、磷酸三溴苯酯-氯化石蜡、六氯环戊二烯的二聚物等(丙纶);含增效剂的卤化物体系 、有机磷化物(锦纶);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五氧化二锑等(腈纶)及苯氧基磷腈、噻嗡磷酸酯(粘胶)等。

通过小试或中试鉴定的单位有:A.阻燃涤纶:吉林纺织设计院,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原山东纺织工学院)、上海化纤公司、天津化纤研究所、江苏纺研所等。B.阻燃丙纶:南京化 工设计研究院、北京化纤研究所、江苏纺研所、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山东化纤所、山海关化纤厂、广州化纤所等。C.阻燃锦纶:成都科大、四川维纶厂等。D.阻燃腈纶:上海合纤所 、上海金山石化、山西煤化所、山东工业大学等。E.阻燃粘胶:上海纺研院、丹东化纤厂、南京化纤厂、上海第三化纤厂、福建南平化纤厂等。

1.绵织物的阻燃整理;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比较成熟,阻燃剂基本可以自给 ,可以工业化生产。

纯棉耐久性阻燃整理大体有下列三种方法:

A.Proban/氨熏工艺,Proban法是英国Wilson公司首先用于工业化生 产,传统的Proban法是阻燃剂THPC(四羟甲基氯化眆)浸轧后焙烘工艺,改良的方法是Proban/氨熏工艺,工艺流程为:浸轧阻燃整理→烘干→氨熏→氧化→水洗→ 烘干。国内计有北京光华、江阴印染厂、鞍山棉纺印染厂等引进国外的助剂和设备进行生产。这是目前公认的阻燃效果好、织物降强小、手感影响少的工艺。但由于设备问题限制了其推广。

B.Pyrovatex CP整理工艺。国内已有上海农药厂、常州化工研究所、天津合 材所、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纺织服装学院等单位生产该助剂。产品的阻燃性能较好,耐久性好,可耐家庭洗涤50次甚至200次以上,手感良好,但强力降低稍大。国内使用该类阻燃剂 的厂家二、三十家。

纯棉暂时性、半耐久性阻燃整理––电热毯、墙布、沙发布等织物的阻燃耐洗次数要求不是很 高,这类产品做暂时性或半耐久性阻燃整理即可。即能耐1–15次温和洗涤,但不耐皂洗。 主要有硼砂-硼酸工艺、磷酸氢二铵工艺、磷酰胺工艺、双氰胺工艺等。上述工艺应用在纯棉织物上工业化生产的不多。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SFR-203属半耐久性阻燃整理剂。

2.毛织物的阻燃整理;

羊毛具有较高的回潮率和含氨量,故有较好的天然阻燃性,但若要求更 高的标准,则需进行阻燃整理。最早的羊毛阻燃整理是采用硼砂、硼酸溶液浸渍法,产品用于飞机上的装饰用布。这种方法阻燃效果良好,但不耐水洗。60年代后采用THPC处理, 耐洗性较好,但工序繁复,手感粗糙,失去了毛织物的品格。国际羊毛局研究的方法是采用钛、锆和羟基酸的络合物对羊毛织物整理,获得满意的阻燃效果,且不影响羊毛的手感,故得到普遍采用。主要有钛、锆、钨等金属络合整理剂。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有几个单位研究开发毛用阻燃剂及整理工艺,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研制了复合型WFR-866系列阻燃剂,一种为WFR-866F(以氟的络合物为主要成份),一种为WFR-866B(以含溴羟基酸为主要成份)。天津仁立毛纺厂、北京制呢厂、北京毛纺厂 均采用庐阻燃剂处理精、粗纺产品。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制了SFW系列毛用阻燃剂,与济宁毛纺厂、潍坊第二毛纺厂合作开发纯毛阻燃产品,产品阻燃性能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目前,纯毛阻燃织物主要应用于飞机舱内、高级宾馆等地毯、窗帘、贴墙材料及军队校官以 上军服。

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3.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宜的理想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DBPP)对涤 纶阻燃有一定效果,但有致癌作用。美国莫倍尔公司(Mobilchemco)推出一种 Antiblaze 19T阻燃剂,适于100%涤纶织物,效果较好,毒性不大。国内常州化工研究所制造的FRC-1即属同类产品,常州针织总厂、上海针织厂用该阻燃剂生产纯涤纶针织品。此外对含溴、锑化合物的整理剂如十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等都进行了研究,在工作液中添加粘合剂,将阻燃剂粘合于织物上。但总的来说,整理织物阻燃性尚可,但手感硬,有白霜现象、色变等,整理液的稳定性也不好。主要原因是阻燃剂粒度大,易聚沉,且对纤维吸附性差。据国外介绍,粒子大小在15-20nm,则阻燃效果可提高3倍,手感柔软,耐洗性也好。

国内对涤纶织物进行研究的有:常州化工研究所、常州针织总厂、常熟纬编总厂、辽宁市经 编厂、中国纺织大学、青大纺织服装学院、石家庄纺织经编厂等。

4.锦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用于其它纤维的磷、卤阻燃剂作为尼龙阻燃剂,效果不理想。河北大 学用羟甲基脲树脂处理运输带用尼龙布,效果较好。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用含硫、溴、锑化合物对尼龙塔夫绸进行阻燃涂层整理,获得较好效果。

5.腈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腈纶比涤纶、锦纶更易燃烧,氧指数仅18-18.5,是一种易燃 烧纤维。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开发了腈纶剪绒装饰织物用系列阻燃剂,对绒面织物背面阻燃涂层,产品的氧佛数达29以上,炭长8厘米以下,基本无继然、阴燃,所研制的腈纶 剪绒装饰布可用于汽车、飞机、宾馆及家庭的沙发布、装饰布等。

6.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涤/棉混纺织物的用量很大,其阻燃产品的研究也就相当活跃。涤纶和棉因是两种纤维,燃烧性能不同,同时混纺后使燃烧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棉纤维燃烧后炭化,而涤纶燃烧时熔融滴落,由于棉纤维成为支持体,能使熔融纤维集聚,并阻止它滴落,使溶融纤维燃烧更加剧烈,即所谓“支架效应”。故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更加困难。

国内陕西纺科所,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中国纺织大学、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天津纺院、济宁印染厂等单位均对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做过研究,基本思路即是通过采用溴-锑复合体系,用轧-烘-焙工艺,产品阻燃性能较好,但手感、色泽等受到影响,还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今后阻燃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将因近年的几场特大火灾而得到推动,方法不外是开发阻燃纤维及织物阻燃整理两个方面。阻燃涤纶已在广车建成一厂,淄博也在筹建。织物阻燃整理关键在于开发适用于棉/涤混纺,锦纶,腈纶织物的阻燃剂和加工方法这必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7.新型阻燃剂的开发应考虑织物的特点、现有的设备、耐久性及毒性等因素。

阻燃理论的研究。阻燃理论的研究是整个阻燃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已开始重视。一方面要研究各类纤维、织物的燃烧理论,还要研究阻燃剂在纤维上的阻燃机理。随着测试技术手段的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已成为可能。燃烧及阻燃理论研究可为寻找新型阻燃剂、确定阻燃方法、提高阻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阻燃纺织品检测标准;

阻燃纺织品的法规包括测试方法的标准及产品法规。

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我国已制定了以下测试方法的标准:

1.GB5454-85–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氧指数法;

2.GB5455-85–纺织织物燃烧性垂直燃烧法;

3.GB 5456-85纺织织物燃烧性测定–垂直向试样火焰蔓延性测定;

4.GB8457-8 5纺织品及纺织制品燃烧性能–词汇表;

5.GB8745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

6 .GB8746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垂直试样易点燃性测定;

7.GB11094–纺织地板覆盖物燃烧性能测定–片剂法;

8.GB11785–纺织地板覆盖物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热辐射源泉法。

本文摘至于【中国阻燃面料网www.China-Fire-Retardant.com】转载请注明。


耗材汇是一家专业性的实验性耗材供应商,耗材产品涵盖如:纺织品行业,皮革行业,家具,建材,生物制药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的耗材供应,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纺织技术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